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隔膜扩产浪潮下,行业“阵痛”几时休?

时间:2024-12-05 来源:小编 点击:

隔膜扩产浪潮下,行业“阵痛”几时休?01行业内卷严重、期盼回归理性! 近期,国内头部隔膜企业纷纷公布未来大额订单情况,随着海外锂电需求未来逐步释放,国

隔膜扩产浪潮下,行业“阵痛”几时休?

01



行业内卷严重、期盼回归理性!

      近期,国内头部隔膜企业纷纷公布未来大额订单情况,随着海外锂电需求未来逐步释放,国内电池厂及海外电池厂纷纷锁定国内隔膜厂商优质产能,虽然当下行业整体产能出现过剩,但随着目前隔膜的扩产浪潮暂告一段落,海外隔膜厂商整体产能建设进度较慢,产出效率低,生产成本整体偏高,导致综合竞争力相对有限。中长期看国内头部厂商优质隔膜产能供应仍然是相对稀缺的供应资源。

04a0e5da9c688995a3c43b555937fcb5.png

      以上隔膜订单总计规模达到82.64亿平米,叠加早期签约的海外订单合同,国内头部隔膜厂商累计海外隔膜订单高达250亿平米,未来这个订单预期将更高。
       据预测,2024年国内隔膜产量占全球的占比接近九成,未来随着国内厂商进一步实现海外产能的落地,这个比例将进一步超过九成。
       然而就在爆单的背后,是国内隔膜市场的竞争的激烈,产能的疯狂扩张,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行。据统计,2024年,湿法9um基膜价格下降超过30%,干法16um基膜价格下降超过20%。
2024年国内隔膜厂商的综合产能利用率在6成左右,然而订单正在逐步向行业前排靠拢,导致中下游厂商整体的产能利用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干法隔膜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更是低于湿法隔膜行业。
       整体来看,行业头部企业在当下面临着行业‘恶性内卷’的情况下,支持行业良性发展,公平竞争的意愿还是强烈的。
02



大思路破解”内卷“之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锂电隔膜企业唯有加速推动产品向更高性能迭代,以获取技术溢价并为转型赢得时间,才能在行业内卷的阴霾中寻找长远发展之路。

       基于液态锂电池对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充放倍率、更长循环寿命和更高安全性的需求,以及固态电池从混合固液向全固态发展的明确趋势,产业对于锂电隔膜迭代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基膜、功能涂层朝薄型化发展。

       薄型化已成为锂电隔膜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湿法基膜向5微米及以下、干法基膜向10微米及以下发展,并追求量产效率的提高,已成为业内共识。

       在实现轻薄化的同时,还需满足高安全性、超快充和长寿命的需求,这就要求相应提升隔膜的耐热性能、提高离子电导率并降低阻抗(通过高孔隙、大孔径、低曲折度实现),以及提升吸液保液性等性能。

       其二,粘结涂层需求增强,PVDF工艺和替代方案同步开发。

       随着电芯大容量的发展,对长循环和能量密度提升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这使得隔膜粘结涂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PVDF在隔膜中主要扮演粘结涂层的角色。为了实现更好的阻抗性能,PVDF涂层正从油性涂布向水系喷涂的方向发展。然而,水系喷涂仍面临一致性差的问题,业内正考虑通过点涂工艺来改善这一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外对含氟物质管控的不断加强,未来可能会出现含氟烷基物质被限制使用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界正在考虑多种替代方案:包括水性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涂技术、兼具耐热性和粘结优点的陶瓷混胶方案、非氟大颗粒混合涂覆产品等。

       其三,芳纶、纳米涂覆等新型涂覆材料层出不穷,规模化制备挑战有待解决。

       虽然陶瓷涂覆材料因其性价比最高而应用最为广泛,但它也存在克重大、水分高的局限性,不利于电芯能量密度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多种新型涂覆材料正成为行业的热门选择,包括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芳纶、聚酯、纳米纤维等。

       尽管这些新型涂覆材料展现出了诸多优势,但它们在规模化制备方面仍面临挑战,这也是未来行业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其四,固态电解质膜成为固态电池与隔膜发展的交集。

       虽然全固态电池将由固态电解质实现对隔膜的取代,但固态电解质仍将以薄膜形态存在于电芯之中,其性能发挥也同样受到材料结构和制备工艺两大因素的影响。

       虽然固态电解质的发展还处于材料没定型、膜没定型、怎么用也没定型的阶段,但这也意味着各种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非常之多,也带来了不同性能隔膜的市场空间。

       此外,致力于干湿法隔膜的差异化开发并优化其制备工艺,实际上也是为固态电池所需技术进行储备的过程。这与固态电芯更倾向于叠片工艺,以及刀片电池企业对叠片线与设备的布局具有相同的长远意义。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的湿法制备与锂电涂覆工艺类似,其后续降本也可共享思路,主要解决去溶剂过程的成本挑战,以及提高成膜均一性等方面。制备技术的相通性,也带来了固态电解质膜与涂覆膜同台竞技的可能性。

       然而,固态电解质膜的大规模制备仍面临着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挑战。如果相关工艺能在成熟产线中得到验证,将有力推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传出了许多消息。有观点认为,由于固态电池不使用隔膜,其发展将对隔膜行业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在固态电池彻底解决技术阻碍并大量装车之前,许多厂商将半固态电池视为可行方案,这种电池技术对隔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具备更高工艺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隔膜企业创造了更多商机。


文章来源:鑫椤锂电、 电池关键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