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2.8亿元六氟磷酸锂项目喊停为那般?

时间:2024-12-11 来源:小编 点击:

2.8亿元六氟磷酸锂项目喊停为那般?近日,八亿时空(688181)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总经理赵雷在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前期规划了六氟磷酸锂

2.8亿元六氟磷酸锂项目喊停为那般?


近日,八亿时空(688181)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总经理赵雷在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前期规划了六氟磷酸锂相关项目,但目前决定暂缓项目的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八亿时空曾对六氟磷酸锂相关项目投入巨额资金,并寄予厚望。



      2022年6月,八亿时空公告称,预计总投资约2.8亿元,拟由全资子公司浙江八亿时空建设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项目建设周期为1.5年。彼时八亿时空认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机遇,而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核心材料的六氟磷酸锂的需求量也持续增长。
      然而,八亿时空的这次跨界入局可能是赶了个“晚集”。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自2022年3月后经历了大幅下跌。数据显示,2021年6月7日,六氟磷酸锂价格为31.5万元/吨,随后不断上涨,并在2022年1月冲上了59万元/吨的高点。此后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快速下滑,目前已经跌至24万元/吨左右,较高点已经跌去六成。也就是说,当前六氟磷酸锂的售价已逐步逼近成本线,厂家利润空间被大幅蚕食。
      本次业绩说明会上,赵雷称,最近两年锂电新能源行业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爆发式发展和竞争白热化两种主要特征。虽然前期公司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目前看仍然要审时度势,暂缓项目的推进,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的变化审慎决定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的投入规模及推进速度。
      除了大项目暂停开展,八亿时空业绩方面也不甚理想。2024年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5.48亿元,同比下降12.35%;归母净利润6163.24万元,同比下降35.52%;扣非净利润5928.56万元,同比下降27.25%。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20.7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91.74万元,同比下降71.5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236.04万元,同比下降65.98%。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已经分别下滑16.54%、61.84%。而对比八亿时空2022年-2024年连续三年的前三季度财务数据,其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呈现连年下滑趋势。
913fb243f5b267450b0a47725c9efc45.jpg
      本次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问及2025年公司发展前景,八亿时空则表示,公司2025年将在多个方向同时推进业务的发展。在液晶方面,公司积极开拓新的客户,继续保持稳健良好的增长势头。在光刻胶树脂方面,逐步实现百吨级产能建设的落地,并实现产业化。在医药中间体方面,今年已开始试生产,并实现千万级的营收,争取在明年实现亿级规模的营收目标。

关于八亿时空
      八亿时空公司,全称为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于2020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8181。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显示用液晶材料、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聚酰亚胺(PI)、光刻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国家和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长期从事半导体级别电子材料的开发,拥有液晶材料分析及应用重点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研发和测试设备,掌握先进的液晶显示材料和OLED中间体材料技术,现已研制出多种高端液晶材料,是国内一家在液晶材料领域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建设单位。已完成并正在承担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的科技项目。是我国液晶显示材料四项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者。

      公司产品全面涵盖了从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到大尺寸液晶电视用液晶材料,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公司未来将继续在包括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关键电子材料等领域持续开拓,努力将八亿时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材料平台企业。

      此外,八亿时空还积极寻求战略合作,如子公司上海八亿时空引进战略投资方厦门恒坤,以加强公司在光刻胶领域的实力,并助力公司与下游客户的产业合作‌。


锂电池电解液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血液”。目前,全球锂电池电解液的生产商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中国锂电池电解液起步晚,但目前已有十几家主要生产商,中国的锂电池电解液产能已经跃居全球首位。随着中国电解液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目前中国的锂电池电解液已经满足国内生产商的要求,电池生产所需配套电解液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只有少部分使用进口电解液。

      随着国内电动汽车和储能的快速发展,中国国内的电解液生产厂商经过爆发式增长,扩产潮下,下游客户的库存也高企,叠加2023年以来的锂原料价格大幅下滑,目前,中国的电解液生产利润已经触底。从需求量来看,中国仍然是2030年之前主要的电解液需求市场,但是从增速来看,欧洲和美国电解液需求市场增长迅速,预计到2030年欧洲和美国市场电解液需求量分别达到103.5万吨和90.7万吨。

      从供给来看:2024 年电解液行业内扩产进一步放缓,行业产能利用率约为 70% 左右,产能过剩情况有所缓解,同时行业加速出清产能,高成本企业相继被迫停产,二三线企业及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带动行业价格及龙头企业单位盈利能力趋稳。

      从产值来看,2023年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为522.1亿元,同比下滑36.7%,主要原因是电解液价格的下滑。从长期来看电解液价格仍将保持低位。预计,2024年全球电解液的产值将达到649.5亿元,到2030年其产值将达到1703.2亿元。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带动动力电池的快速增长、“双碳”政策和能源转型背景下储能产业的高速增长,以及新兴消费领域的需求和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等领域的锂电替代市场,未来锂电池产业需求将稳步增长,并带动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实现持续增长。2024 年中国电解液需求预计将超过 130 万吨,预计到2030年,中国电解液总体出货量将达到419.7万吨,年复合增长19.3%(2024-2030年)。

      综合来看,虽然短期内电解液市场价格存在上涨预期,但随着三季度的结束,预计四季度开始市场价格逐渐恢复正常,届时市场或继续维持低位运行。从长期来看,未来新能源市场或仍维持高速发展,电解液订单或主要围绕头部企业,具有一体化装置成本优势和头部电池企业订单的企业或更有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读创新闻、网络等由电池关键材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