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菲膜签订全球首个“灯塔工厂”级核电三门核电站超滤膜供货合同
碧菲分离膜(大连)有限公司是2015年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米新材料产业园占地7万m2,年产能1600万m2,产值35亿元,拥有100余项纳米材料和应用专利技术,在膜原料、膜产品和工艺包具有核心竞争力。碧菲纳米级分离膜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能源、化工、冶金、制药、半导体等行业原水净化、中水回用、海水淡化、废水零排领域,获得用户一致好评。目前,碧菲膜在包括中东、中亚、欧洲、东亚、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建立广泛联系。 碧菲膜坚持品质优先,发挥科技专长,应用SNIPS技术(专利CN107376649A)、HDBSF高维技术(专利CN109277001A)、SCC同心涂覆技术(专利CN109277002A)、CO-EPS/CU-EPS均匀布丝技术、HDPC高密度、COOA开放式封装等技术,BFPM膜原料、BFMIN膜芯、BFTB工艺包,因其长寿命和高性价比,获得全球客户广泛称赞。 超滤膜是一种用于超滤过程能将一定大小的高分子胶体或悬浮颗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高分子半透膜。 超滤膜的孔密度通常取决于膜的材料、制造工艺及其应用场景。一般来说,超滤膜的孔径范围在0.1到0.01微米之间,这种孔径能够有效过滤出大分子、有机物、细菌和胶体等,但允许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 超滤膜和微滤膜是膜分离技术中常见的两种类型,但在结构、分离原理、应用和过滤精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高选择性: 超滤膜能够有效地分离大分子、有机物、细菌和胶体等,而允许小分子和水通过。这使得超滤膜在水处理、食品和饮料加工等领域非常有效。 ⭕️高通量: 超滤膜具有较高的通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液体。这使得超滤膜在大规模应用中非常受欢迎。 ⭕️低能耗: 与其他膜分离技术(如纳滤和反渗透)相比,超滤膜通常需要较低的操作压力,从而降低了能耗和运行成本。 ⭕️广泛应用: 超滤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制药、生物技术、食品和饮料行业等,适应性强。 ⭕️易于清洗和维护: 超滤膜通常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清洗方法恢复其性能,相较于其他膜技术,维护相对简单。 ⭕️操作稳定性: 超滤膜的操作相对稳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性能,减少了频繁更换膜的需要。 ⭕️膜污染: 超滤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膜污染(如污垢和微生物的沉积),这会降低膜的通量和选择性,影响分离效率。 ⭕️分离能力有限: 对于某些小分子和离子,超滤膜的分离能力有限,因此在某些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分离技术(如纳滤或反渗透)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成本问题: 虽然超滤膜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但膜的初始投资和更换成本可能较高,尤其是在大规模应用中。 ⭕️对操作条件敏感: 超滤膜的性能受到操作条件(如温度、pH、流速等)的影响,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膜材料的选择限制: 超滤膜的材料选择受限于耐化学性和机械强度,某些情况下,膜材料可能无法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难以处理高浓度溶液: 当处理高浓度溶液时,超滤膜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膜污染和通量降低的问题,影响其使用效率。
文章来源:脱盐中心、网络、高性能膜材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