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学西部5万吨/年UHMWPE项目地面火炬系统首次点火成功
10月20日,中国化学城投公司西部新材料公司年产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项目地面火炬系统首次点火成功。

为确保上游生产或储运装置内无法处理的可燃气体安全、可靠排放燃烧,机电仪、工艺各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安全投用准备。设备方面,对5级爆破片、燃烧器、长明灯等核心设备进行了细致检查;仪表方面,对就地和远传仪表进行了严格测试;在工艺方面,对流量、压力、温度和现场伴热情况进行了参数核对和确认。并严格按照天然气管线投用标准,完成了管线吹扫、气密检测、氮气置换三重工序。

针对封闭式地面火炬系统对安全标准、极端工况稳定性的安全要求,管理团队以“一次点火成功”为目标,聚焦火炬燃烧系统、控制系统、安全联锁装置等核心设备进行调试,累计完成78次单点调试、15次联锁调试,全面验证了各环节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下一步,管理团队将严格落实系统运行的日常操作标准,加强现场作业全方位监管,不断强化工艺参数稳定性和设备参数具体化,确保火炬系统长周期安全运行,为项目整体投产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名称:年产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项目
建设单位:中化学西部新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本项目年产500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项目建设2套装置,产能分别为2万吨和3万吨。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横工业区。
投资规模:8.3亿元,全部由企业自筹。本项目环保投资为3568.94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4.3%。
项目组成:项目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车间、生产装置、仓储区、废气处理设施及配套公用工程(中央化验室、综合楼、中央控制室)等。
工艺技术选择:采用中化学科研院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艺技术,中化科研院目前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端树脂中试工艺包,具备产业化前景。
中化学科研院近年来也自主开发了通过改变操作条件来生产不同牌号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专有技术。科研院开发了高效催化剂,聚焦于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使产品分子量分布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通过间歇法釜式淤浆聚合工艺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独特搅拌器技术增加了剪切力,通过外循环撤热方式极大减轻粘釜积料等问题,实现批次料之差别在0.02g/cm3,该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成熟先进,生产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三废达标排放,产品质量稳定,可满足装置的需要
3月13日,中国化学城投公司西部新材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4台聚合反应釜一次性吊装就位成功安装,标志着项目向建成投产迈出坚实一步。
5月10日,中化学西部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项目(一期工程)迎来重大节点——首批14个装置顺利完成中间交接。此次中交的装置涵盖空压制氮站、固危废库、火炬等关键设施,为项目后续整体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17日,中国化学西部新材料公司年产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项目迎来关键节点,120m³低温液氮储槽进液工作圆满成功,为项目后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25日,走进榆林高新区中国化学年产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项目建设现场,各式生产装置主体基本建成,工人们穿梭于装置设备之间,认真处理着工程各处的细节。
8月28日,中国化学战新产业管理部孙立科一行到年产5万吨超高分子量树脂项目开展调研。城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磊,西部新材料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参加调研座谈会。
9月9日,中国化学西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开展催化剂配置单元核心作业,成功实施三乙基铝(TEAL)计量泵调试与单元油运工作。
9月30日,中国化学城投公司西部新材料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空压制氮装置实现“首次开车即成功”的关键突破。经48小时连续监测,氮气纯度、压力、流量等核心指标均精准达标,不仅为超高项目后续试车提供了核心支撑,更标志着项目在工业气体自主保障能力建设上迈出决定性一步。
10月5日,中国化学城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西部新材料公司董事长王磊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督导检查并部署“10•30”投料试车攻坚工作,西部新材料公司副总经理党凯旋陪同检查。
图文来源:西部新材料公司、网络,高性能树脂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