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2025 年 8-9 月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产业分析

时间:2025-10-30 来源:小编 点击:

2025 年 8-9 月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产业分析一、产业整体态势综述 2025 年 8-9 月,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2025 年 8-9 月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产业分析

一、

产业整体态势综述


      2025 年 8-9 月,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产业链呈现 “产能扩张、技术升级、应用高端化” 三驾马车并行的发展态势。在政策端持续加码 “卡脖子” 材料攻关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加速产能释放与技术迭代,同时行业应用场景向机器人、医疗等高端领域突破;但市场层面也面临供需双压与结构性分化的挑战,传统领域需求疲软与新兴领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推动行业加速向高端化、国产化转型。


二、

企业动态:产能集中释放,项目推进有序


      本阶段国内 UHMWPE 产业供给端持续发力,多家企业的新建、扩建项目落地或推进,进一步扩大行业产能规模,优化区域产能布局。


  • 蒲洁能化 4 万吨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8 月 15 日,蒲洁能化 4 万吨 / 年 UHMWPE 项目顺利打通全流程,实现一次性开车。该项目以企业内部 MTO 及烯烃分离装置富余乙烯、甲醇中心富产氢气为原料,己烷为溶剂,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板材、防弹衣、绳缆、管材、异形件等领域,标志着华北地区高端 UHMWPE 产能进一步提升。


  • 榆林煤化 3 万吨项目启动工艺包设计8 月 18 日,榆林煤化公司 3 万吨 / 年 UHMWPE 装置工艺包设计开工会在上海召开。该项目并非单一 UHMWPE 装置,而是包含 30 万吨 / 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3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5万吨/年α-烯烃装置、5万吨/年乙烯基油装置和1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装置等在内的综合性石化项目,配套公辅系统完善。与会方明确提出 “创新驱动、安全第一、高效协作” 的推进原则,将以 “一盘棋” 思维保障设计质量与进度,为后续产能释放奠定基础。


  • 中国化学 5 万吨项目建设加速8 月 28 日,中国化学战新产业管理部对年产 5 万吨 UHMWPE 树脂项目开展调研。该项目核心优势在于采用中国化学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通过釜式淤浆聚合工艺生产高品质 UHMWPE 树脂,建成后年产能达 5 万吨,将进一步强化国内自主技术路线的产能占比。


  • 九州星际新增 1.2 万吨纤维产能9 月 8 日,九州星际科技在如东沿海工业区的两大工厂已产出约 2 万吨 UHMWPE 纤维,其中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的新扩 2 万吨项目成效显著,32 条生产线顺利投产、16 栋厂房投用,成功释放 1.2 万吨核心产能,为国内高端 UHMWPE 纤维市场供应注入强劲动力。


  • 中煤万吨级项目完成立项评审9 月 9 日,中煤鄂能化公司召开万吨级超高分子量聚烯烃创新示范项目立项专家评审会。该项目是中国中煤重点创新示范项目,核心目标是验证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工艺技术和毛细冷凝丙烯聚合技术,兼具新产品开发与新技术研究功能,对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此外,联泓新科在 9 月 24 日的投资者互动中透露,公司 UHMWPE 产品价格近期有所上涨,且主要装置保持满负荷稳定生产、产品全产全销,反映出头部企业在市场波动中仍具备较强的生产与销售韧性。


三、

技术与应用进展:核心技术突破,高端场景落地


      本阶段国内 UHMWPE 产业在技术端实现关键设备调试突破,应用端则向机器人、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推动行业从 “量增” 向 “质升” 转型。


    (一)技术进展:催化剂配置单元调试成功,保障工艺稳定性


      9 月 9 日,中国化学西部 UHMWPE 项目完成催化剂配置单元核心作业,成功实现三乙基铝(TEAL)计量泵调试与单元油运。TEAL 作为 UHMWPE 聚合反应的关键催化剂,核心作用是活化主催化剂、形成反应活性中心,其输送稳定性与计量精准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此次调试不仅强化了泵体结构设计与安全防护措施,还实现了 TEAL 的稳定输送、精准计量,且在输送与储存环节完全隔绝水和空气,达成 “输送介质零泄漏” 目标,为后续装置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应用进展:高端场景多点开花,国产化突破显著


     本阶段 UHMWPE 应用场景从传统的管材、纤维领域,向机器人、医疗等高端领域快速延伸,多家企业实现小规模订单落地或项目突破,推动行业应用结构升级。


  • 机器人领域腱绳与触觉智能手套实现突破:同益中在 9 月 4 日表示,公司与机器人腱绳厂家保持密切沟通,目前已获得小规模销售订单,进展顺利。作为行业内少数具备 UHMWPE 纤维及复合材料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同益中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显著。与此同时,南山智尚在 9 月 12 日发布 “织物触觉智能手套”,该产品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联合研发成果,融合柔性传感、感驱一体纤维等创新技术,实现 “感知 - 驱动 - 处理” 高度集成,可应用于灵巧手遥操作、VR 等场景,打破传统交互边界;此外,南山智尚还为人体机器人供应 3600 吨 UHMWPE 纤维,进一步巩固其在机器人材料领域的地位。


  • 医疗领域:人工关节项目入围总决赛:9 月 18 日,中化学(天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 “医用 UHMWPE 材料人工关节产品开发” 项目,从 405 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晋级 “2025 京津冀创新医学转化与产业促进大赛” 总决赛。目前项目团队已完成高性能医用级 UHMWPE 粉料开发与中试,产品通过 RoHS、HF 测试及 REACH 法规 224 项 SVHC 检测(均未检出),并建立关节材料磨损试验平台,推进髋、膝关节植入物工艺开发与性能验证,实现医用 UHMWPE 材料国产化重要突破。


  • 高端纺丝料:冻胶纺专用树脂项目签约:9 月 25 日,诚志股份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纺院)签约 “UHMWPE 冻胶纺专用树脂开发与纺丝验证项目”。该项目是诚志华青 4 万吨 / 年 UHMWPE 项目的战略配套研发项目,旨在合作开发性能优异、符合市场需求的冻胶纺丝专用树脂,并通过配套纺丝工艺推动产品市场化推广,助力国内高端纺丝料国产化替代。


四、

价格分析:供需双压下价格下跌,结构性分化显著


     2025 年 8-9 月国内 UHMWPE 市场价格呈现 “先稳后跌” 态势,不同细分产品价格均出现环比下滑,核心原因在于供需双压叠加库存累积,而需求端的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


(一)价格走势:8 月弱势维稳,9 月环比下跌


  • 8 月价格:纤维市场成交价格区间为 10500-15200 元 / 吨,隔膜料为 8000-16800 元 / 吨,管材为 8500-9200 元 / 吨,整体呈现弱势维稳态势,市场供需处于短暂平衡。
  • 9 月价格:各细分产品价格均出现环比下跌。其中,纤维市场主流货源价格环比跌幅 0.7%,降至 11150 元 / 吨;隔膜料主流货源价格环比跌幅 1.02%,降至 11600 元 / 吨;管材价格环比跌幅 0.43%,降至 9150 元 / 吨,市场整体承压。

(二)供需格局:供应增长叠加需求分化,库存压力累积


   1供应端华北地区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中化学西部新材料等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尽管兰化、燕山等部分企业未开工,但 9 月整体供应量仍环比增长 6.34%;叠加 10 月新产能投产预期,市场库存压力持续累积,供应端竞争加剧。

   2需求端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一方面,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明显,锂电池隔膜需求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扩张,订单平稳增加;军工领域需求同比增长 18%,但军工需求在整体市场中占比仅为个位数,对整体需求拉动有限。另一方面,传统领域需求疲软,纤维企业开工率同比偏低,管材领域新增订单稀少;且新能源隔膜需求集中于头部厂商,中小厂商因长协订单不足面临较大压力。

政策支撑:聚焦 “卡脖子” 攻关,配套政策加码


     本阶段国家及地方层面密集出台政策,将 UHMWPE 纳入重点攻关领域,通过财税补贴、标准规范等手段,推动行业高端化、国产化转型,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政策动力。


     1国家层面:明确攻关目标与财税支持: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将 UHMWPE 纳入 “卡脖子” 材料重点攻关清单,提出 2025 年底前实现高端纤维国产替代率突破 40% 的目标;同时配套出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提至 120%)、进口设备关税减免(减免 30%)等财税政策,降低企业研发与设备投入成本。

     2行业规范:启动分级认证,优化采购体系: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启动 UHMWPE 产品分级认证制度试点,将产品分为通用级、高端制品级、军工特供级三类,有效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同时推动下游采购体系向认证企业倾斜,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3地方层面:专项基金与智能改造补贴:长三角地区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 UHMWPE 腱绳材料研发,推动南山智尚、同益中等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市场份额提升至 30%;部分地方政府(如宁波)出台智能改造补贴政策,单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且不超过研发总投入的 20%),助力企业技术升级。

     政策红利下,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预计 2026 年 UHMWPE 产能利用率将降至 65%,倒逼中小厂商退出或向高端转型;而军工、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需求将持续爆发,2025 年下半年军工订单预计新增 2 万吨,电池隔膜需求增长 20% 以上,为头部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未来趋势与总结


   (一)阶段总结


     2025 年 8-9 月,国内 UHMWPE 产业呈现 “机遇与挑战并存” 的发展格局:企业端通过新建、扩建项目持续释放产能,中国化学、中煤等企业的自主技术项目推进,强化行业供给韧性;技术端实现催化剂配置单元关键突破,为工艺稳定提供保障;应用端向机器人、医疗高端场景延伸,国产化成果显著。但市场层面受供应增长、传统需求疲软影响,价格出现环比下跌,供需双压下行业结构性分化加剧。


   (二)未来趋势


    1高端化与国产化加速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引导下,行业将进一步向高端化转型,医用、机器人用、军工用 UHMWPE 材料的国产化替代率将持续提升,自主技术路线的市场占比逐步扩大。

    2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产能利用率下降与需求结构性分化将加速行业洗牌,具备技术优势(如自主工艺、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与订单优势(如新能源、军工长协订单)的头部企业将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中小厂商需聚焦细分领域(如特种管材、小众纺丝料)实现差异化突破。

    3新兴需求成增长引擎人形机器人(腱绳、触觉智能材料)、新能源(锂电池隔膜)、医疗(人工关节)等新兴领域需求将持续爆发,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相关企业若能提前布局,将获得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