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9 月国内 MMA/PMMA产业分析
一、
行业整体概况
2025 年 8-9 月,国内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S(甲基丙烯酸甲酯 - 苯乙烯共聚物)产业链呈现 “产能扩张与供需调整并行、高端化突破加速” 的核心特征。供给端,万华化学、吉化、齐翔腾达等龙头企业新产能集中释放,浙石化高端项目稳步推进;同时中化泉州、中海油富岛等企业检修导致区域供应收紧,形成 “新增产能 + 阶段性短缺” 的供需格局。需求端,双象股份凭借产业链优势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验证行业需求韧性。技术层面, 聚焦环保、功能升级与再生利用,政策端, 受国际法规与关税调整影响显著,行业正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全球化转型。
二、 核心维度深度分析
(一) 项目动态:产能扩张与高端突破双线并行
1. 新增产能集中落地

2. 行业检修收紧区域供应
- 中化泉州石化:9 月底 MMA 装置全负荷停车检修,预计 2026 年 1 月恢复,导致华东市场合约供应量减少,现货采购需求激增。
- 中海油富岛:9 月 23 日一条 MMA 生产线检修,另一条计划月底检修,华南地区供应进一步收紧,价格支撑明显。
(二) 价格走势:MMA 震荡上行,PMMA 供需博弈僵持
1. MMA 市场:震荡上行,华南区域领跑
- 8 月表现:窄幅震荡,上旬受工厂检修、船货延期推涨价格,中旬下游抵触高价回落,月底平稳收尾。
区域报价:华东 9450-9550 元 / 吨、山东 9400 元 / 吨、华南 10200-10400 元 / 吨。
- 9 月表现:震荡后持续走强,4 家工厂检修 + 船货延期 + 节前备货三重支撑,价格环比涨幅 2.73%-3.87%。
区域报价(截至 9 月 28 日):华东 10350-10450 元 / 吨、山东 10300 元 / 吨、华南 10800-11200 元 / 吨。
- 核心驱动:供应端检修收缩与新增产能释放形成博弈,需求端节前备货需求强于 8 月刚需,成为价格上移关键。
2. PMMA 粒子市场:先跌后僵持,成本与供需博弈主导
- 8 月表现:成本支撑减弱 + 供应增加 + 需求淡季,价格环比下跌 3.88%,国产与进口粒子均价均为 12867 元 / 吨。
- 9 月表现:月初承压,中下旬新产能投放加剧供应压力,虽 MMA 涨价提供部分支撑,但下游对高价接受度低,整体维持僵持格局,成交以小单为主。
(三) 技术进展:绿色化、功能化、再生化成为核心方向
1. 再生材料实现跨界应用
三菱化学与本田联合开发再生 PMMA 材料,首次应用于新款电动汽车 N-ONE e 的车门雨眉。通过联合汽车拆解企业建立回收体系,攻克杂质控制难题,再生材料品质与原生 PMMA 相当,实现资源循环与碳减排双重目标,为行业再生利用提供示范。
(四) 这政策环境:国际法规与关税调整倒逼产业升级
1. 欧盟新规落地,强化合规要求
- 欧盟《新电池法规》(EU 2023/1542)8 月 18 日生效,要求出口欧盟的含电池 PMMA 制品(如汽车灯具)需提交 EPR 注册号并披露碳足迹。
2. 国内政策支持新材料发展
浙江省经信厅 8 月 25 日公示《浙江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5 年版)》,为 PMMA 高端材料应用提供政策支持,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3. 海外关税调整,影响出口格局
三、 行业趋势总结与展望
1. 核心趋势
- 供需格局: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与阶段性检修并存,MMA 市场供需紧平衡将维持,PMMA 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 技术升级:环保回收、功能改性(耐高温、耐溶剂、亲生物等)、再生利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高端光学级、航空级材料国产替代加速。
- 政策影响:国际合规要求(碳足迹、再生原料比例)与贸易壁垒升级,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与海外布局能力。
2. 后续关注点
- 浙石化 18 万吨 / 年 PMMA 项目投产进度及市场投放影响;
- 中化泉州、中海油富岛检修恢复后,区域供应与价格回调幅度;
- 企业应对欧盟碳足迹要求与墨西哥关税调整的策略落地;
- 再生 PMMA 材料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拓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