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丙烷脱氢行业最新发展情况分析
一、政策风向
自2025年8月12日12时01分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继续暂停实施24%的加征关税税率90天,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此举旨在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稳定双边贸易关系。此前于2025年5月14日已暂停24%关税(保留10%),本次为延期执行。对聚丙烯来说,中国丙烷脱氢(PDH)企业约60%的丙烷原料依赖美国进口,美对华加征125%关税后,中方反制将美国进口丙烷关税从34%提至84%。
美国、欧盟持续强化丙烷出口管制,通过提高关税、实施配额管理等手段保障本土原料供应,对依赖中东丙烷进口的亚洲企业造成成本压力。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试点启动,要求丙烷脱氢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碳足迹数据,推动行业加速向低温催化、余热回收等低碳技术转型。
2025 年 8 月 27 日,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示 PDH 项目审批文件,要求废气治理需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限值(NMHC≤6mg/m³),并对副产物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靶向检测。
二、装置动态
在国内丙烷脱氢行业,关键设备技术攻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5年8月26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获授权的“丙烷脱氢工艺丙烷分离塔塔盘安装方法” 专利(CN115463637B),通过优化塔盘结构设计与安装工艺,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
2025年8月27日,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黑龙江中飞石化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烷烃综合利用(一期)项目拟审批公示。规划建设丙烷脱氢联产聚丙烯装置,配套 150t/h 污水处理站与智能化控制系统。
此外,据数据显示,2025年8月国内PDH装置开工率约为76.19%。
企业 | 产能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濮阳市远东科技 | 15 | 2023/5/12 | 待定 |
浙江华泓(二期) | 45 | 2023/9/12 | 待定 |
江苏延长中燃 | 60 | 2023/11/27 | 待定 |
绍兴三圆 | 45 | 2024/8/21 | 待定 |
淄博鑫泰 | 30 | 2024/8/26 | 2025/8/17 |
中海精细 | 40 | 2025/1/22 | 待定 |
汇丰石化 | 25 | 2025/3/21 | 待定 |
浙江卫星 | 45 | 2025/4/20 | 待定 |
江苏瑞恒 | 60 | 2025/6/29 | 2025/8/6 |
万达天弘 | 45 | 2025/6/29 | 2025/8/16 |
宁夏润丰 | 30 | 2025/7/6 | 预计8月中旬重启 |
泉州国亨 | 66 | 2025/7/21 | 待定 |
渤海化学 | 60 | 2025/7/25 | 2025/8/6 |
振华石油 | 75 | 2025/8/15 | 待定 |
青岛金能一期 | 90 | 2025/8/19 | 待定 |
万达蓬莱 | 90 | 2025/8/22 | 计划检修两周 |
三、企业动态
润和催化剂股份有限公司成为 8 月行业焦点,其自主研发的铬系固定床丙烷脱氢催化剂在国内某 50 万吨 / 年装置稳定运行超一年,丙烷单程转化率达44%,丙烯选择性88.2%,装置产能负荷提升至108%,抗结焦能力提高30%,机械强度提升40%,反应与再生阶段的床层压降控制达行业最优水平,脱乙烷尾气中CO₂含量低于3mol%,综合性能已全面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则在工程技术领域持续突破,除分离塔专利外,其总承包的江苏某 PDH 项目创下 “18 个月建成投产” 纪录,通过模块化施工技术将现场施工周期缩短 30%,展现了中国石化工程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8月22日,巨正源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隆重举行新型烷烃脱氢技术中试合作签约仪式,三方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合作新标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宋毅,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韩振飞,巨正源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文忠等出席签约仪式。
庆阳同欣“项目关键节点核心设备反应器已经吊装完成,脱氢装置的3台大型反应器已经现场制造完成,也将进入吊装。厂前区配套附属工程完成了90%以上。项目整体形象进度已经接近50%,总体计划在2025年底建成试车。
五、价格供需
(一)丙烷市场
2025 年 8 月,国际丙烷价格呈现 "中东低、北美高" 的区域分化特征。中东合同丙烷价格稳定在 220-240 美元 / 吨,得益于当地新增产能释放;美国 CP 丙烷价格因出口码头检修飙升至 400 美元 / 吨,创 2023 年以来新高,推高亚洲地区进口成本。国内丙烷市场受国际油价传导影响,山东进口丙烷到岸价达 6200 元 / 吨,较上月上涨 15%,但因国内 PDH 装置开工率维持在 85% 高位,刚需支撑下市场呈现 "高成本、高库存" 格局,贸易商观望情绪浓厚。
(二)丙烯市场
全球丙烯市场在 2025 年 8 月处于紧平衡状态,当月均价 1200 美元 / 吨,较 2024 年同期上涨 8%。国内丙烯价格受供需区域差异影响显著:华东地区因新增产能释放(如宁波金发 60 万吨 / 年装置投产),价格回落至 8500 元 / 吨;华北、东北地区则因检修装置增多,价格维持 9200 元 / 吨高位。下游聚丙烯市场分化,通用料竞争激烈,而高熔指、透明料等高端产品供应紧张,进口依赖度仍超 30%,为 PDH 企业延伸产业链提供机遇。据统计,全球丙烯需求量预计到 2025 年将超过 1.2 亿吨,而丙烷脱氢作为丙烯的重要生产途径,其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六、技术进步
2025 年 8 月,山东天弘化学 45 万吨 / 年 PDH 装置通过提纯副产氢配套氢燃料电池供氢装置,实现碳减排约 720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025 年 8 月 26 日,清华大学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的质子传导膜反应器在恒电流模式下实现丙烷转化率突破 60%,计划 2030 年前完成百吨级示范装置建设。
延安石油化工厂30万吨/年丙烷/异丁烷混合脱氢装置反应产物干燥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成功破解了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生产组织更灵活、开车流程更简化、运行周期更稳定的目标。
七、结语
2025 年 8 月的丙烷脱氢行业,正经历着从 “规模扩张” 到 “技术驱动” 的历史性转折。国内企业通过催化剂国产化、设备自主化打破国际垄断,在全球产业链中从 “跟随者” 蜕变为 “规则重塑者”。面对原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收紧与全球竞争加剧的挑战,行业未来将加速向 “技术高端化、产能集约化、发展绿色化” 演进。对于企业而言,唯有持续深耕核心技术、布局全球化供应链、构建低碳竞争力,才能在这场产业重构中占据先机;对于行业而言,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将成为破解 “卡脖子” 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文章来源: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