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一文了解国内8大高端聚烯烃发展现状

时间:2025-10-30 来源:小编 点击:

一文了解国内8大高端聚烯烃发展现状 聚烯烃指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单独聚合或

一文了解国内8大高端聚烯烃发展现状

      聚烯烃指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单独聚合或共聚合而得到的一类热塑性树脂的总称。英文缩写为PO。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已经掌握了聚烯烃主要产品通用牌号的生产技术。2024年,我国聚乙烯和聚丙烯产能分别达到3431万吨/年和4369万吨/年,消费量分别超过4084万吨和3599万吨,已经成为世界聚烯烃消费大国。目前结构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聚烯烃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大宗通用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领域应用产品偏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多,部分产品依赖进口或者完全进口。随着我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战略新型产业不断发展,对高端聚烯烃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高端聚烯烃通常指技术含量高、应用性能好、市场价值高的聚烯烃产品,包括大宗品种的高端牌号,如茂金属聚乙烯(mPE)、茂金属聚丙烯(mPP)、高碳α-烯烃共聚的聚乙烯等;以及特殊品种的聚烯烃树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乙烯-乙烯醇树脂(EVOH)、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聚烯烃弹性体(POE)、高透明环烯烃树脂(COCs)、交联聚乙烯(XLPE)、聚1-丁烯(PB-1)、聚异丁烯(PIB)等。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管道、汽车制造、轨道交通、新能源电池以及医疗器械等,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磨损性、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低密度等特点,因此在塑料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茂金属聚乙烯(mPE)

      mPE通常指在茂金属催化体系作用下由乙烯均聚,或者乙烯与α-烯烃(如1-丁烯、1-己烯、1-辛烯等)聚合的共聚物,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mPE,也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进展最快的茂金属聚合物产品。由于催化剂的单活性中心特性,聚合物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和更加均匀的共聚单体分布,并且可以制备Z-N催化剂难以实现的长支链结构,因此材料的许多性能更加优异,例如制备薄膜具有透明性好、雾度低、起始热封温度低、耐穿刺性强以及减重明显等优势,可用于棚膜、热收缩膜、重包装膜等;其管材制品具有耐应力开裂性能优异、刚韧平衡性好,可用于地暖管等;同时气味小,特别适合用于瓶盖和食品包装膜等,此外,在电线电缆、防水卷材、大型滚塑制品等应用领域,综合性能都显著优于传统聚乙烯。

      目前,我国mPE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2024年国内的产量只有35万吨,自给率仅有11.7%,中石油产量约有23万吨,中石化产量约有10万吨,沈阳化工等企业产量较小,企业产能利用率受技术限制无法完全释放。主要的进口源为埃克森美孚40%、陶氏化学30%、三井化学13%、其他企业为17%。目前国内在建项目总设计产能超370万吨/年,共涉及7个项目,但实际投产比例非常低。

      生产mPE的核心是催化剂,我国已经实现部分茂金属催化剂的国产化,但在茂金属化合物、硅胶载体、MAO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必须加快产业化攻关。此外我国实现高端mPE生产所需原料如1-己烯、1-辛烯以及一些特殊单体的产业化还存在差距,应加大关键单体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力度,为高端化PE产品提供保证。

2
茂金属聚丙烯(mPP)

      茂金属聚丙烯(mPP)具有分子量分布窄、微晶较小、抗冲击强度和韧性佳、透明性好、光泽度高、耐温性好、析出物低等特点,主要应用于熔喷无纺布(医用口罩原材料)、精密注塑、纤维、薄膜和3D打印等领域。由于茂金属催化剂较强的聚丙烯结构调控能力,可依靠茂金属结构改变较为精确地调控所得聚丙烯分子的聚合度和立构规整性,因此,mPP产品根据分子结构不同可分为等规聚丙烯(iPP)、间规聚丙烯(sPP)和无规聚丙烯(aPP)等。此外,茂金属催化剂还可生产许多Z-N催化剂难以得到的产品,如高规整度聚丙烯(等规度或间规度大于95%)和新型丙烯共聚物。

      经过一系列的公司业务合并与兼并,目前世界主要mPP生产企业包括埃克森美孚、利安德巴塞尔、道达尔、日本聚丙烯(JPP)、日本出光、LG化学、三井化学和科莱恩化工等公司。

      mPP产业链结构清晰。上游为原材料供应,核心原材料是茂金属化合物与丙烯。我国是全球重要丙烯生产国,2024年产能达6973万吨,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1.4%,得益于煤/甲醇制丙烯、丙烷脱氢装置增加及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为mPP生产提供充足原料。

      但国内mPP市场高度依赖进口,尤其在熔喷料(口罩关键原料)与医疗健康领域(手术用具、母婴护理产品、高级纸尿裤等),进口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产业存在明显短板:催化剂技术与聚合反应控制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规模小、企业数量少,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国产替代面临技术与产能双重挑战。

      分析未来,mPP行业发展前景乐观。一方面,mPP作为高端聚丙烯代表,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产品种类丰富,能满足市场对高端聚丙烯的需求,拓宽聚丙烯潜在市场,企业研发积极性高;另一方面,下游高端透明注塑包装、高端食品包装膜、医用无纺布等领域随消费升级需求增长,将带动mPP需求持续上升。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在催化剂技术、生产工艺上不断突破,以及政策对高端新材料产业的支持,mPP国产替代进程将加快,有望逐步降低进口依赖,推动行业进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过,行业需突破技术瓶颈、扩大生产规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
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

      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是由无极性乙烯单体和强极性的醋酸乙烯单体在一定的温度和高压下聚合而成,是继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之后的第四大乙烯系列聚合物。EVA树脂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性、弹性、光学透明性、低温挠曲性、黏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候性、耐腐蚀性、热密封性以及电性能等。EVA树脂中VA含量不同,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加工性能也不同。随着VA含量的增加,EVA的弹性、柔软性、黏合性、相容性、透明性和溶解性也相应改善。EVA可以通过注塑、挤塑、吹塑、热成型、发泡、涂覆、热封、焊接等加工成型,生产热熔胶、注塑制品、薄膜、发泡体、管材、电线电缆、板材等。

      2020-2024年,我国EVA树脂产能呈增长趋势。2024年我国EVA树脂产能达291万吨,同比增长18.78%。拟建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及山东地区,预计 2025 年底前,全国 EVA 总产能将突破 350 万吨 / 年,光伏级产品占比有望提升至 50% 以上。

      国内EVA主要用于发泡材料、光伏电池封装胶膜、电缆料以及热熔胶等领域,其中光伏电池封装胶膜是增长最快的品种。

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一般指黏均分子量在100万以上的线型长链聚乙烯材料,具有高强度、耐冲击、耐磨损、自润滑、耐化学腐蚀、耐低温等优异性能,目前的主要制品有纤维、薄膜、管材、板材、棒材、多孔材和异型材等,广泛用于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市政建设、石油化工、矿山冶金、电力、新能源材料等领域。

      UHMWPE在各应用领域的分子量各有差异。例如,在板材、棒材、异型材的制造中,其分子量分布广泛,通常位于150万至1000万之间;对于工业管材,其分子量则落在160万至400万的范围内。在纤维制造领域,所需的UHMWPE分子量通常在400万至600万之间。至于锂电池隔膜,其分子量要求在80万至200万之间,而电池隔板及过滤材料则需在300万至500万的分子量范围内。

      我国具备较好的UHMWPE市场应用环境和研发、产业化基础。但发展仍然以扩产能、体现价格优势为主,总体上树脂产品以中低端、通用型为主,管材、板材的应用比例高,纤维的应用也逐步发展起来,而高端化、差异化产品尚存在较大缺口。国内企业尽管锂电隔膜树脂、过滤树脂、生物医用树脂等产品在催化、聚合等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产业化进程总体落后,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功能性等需要加快提升。截止2024年12月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装置合计15套,产能共计40万吨/年,其中民营企业共计8套,占40%;中石化及中石油类型合计5套,占26%;合资企业1套,占24%,外资企业类型1套,占10%。

5
聚烯烃弹性体(POE)

      聚烯烃弹性体(POE)是一种以乙烯、丙烯或α-烯烃等单烯烃为主要单体聚合而成的主链饱和的弹性材料。该材料具有低密度、窄分子量分布等特点,通常采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和溶液聚合工艺制备。其中,乙烯基弹性体为主,以乙烯为主要聚合单体,大多为乙烯与1-辛烯或乙烯与1-丁烯的无规共聚产品,乙烯含量(质量分数)在58%~75%。

      POE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优异的性能,其具有柔软支链卷曲结构和结晶的乙烯链作为物理交联点,使其具有优异的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性;具有与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良好的相容性;无不饱和双键,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能;具有较强的剪切敏感性和高的熔体强度,易于挤出。因此,POE既可用作橡胶,又可用作热塑性弹性体,还可用于热塑增韧、增柔,在多种塑料增韧改性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POE主要用于车用材料增韧改性、建筑、电子电器、日用制品以及医疗器材等领域,近两年来,还在高性能光伏膜领域大量应用。2024年国内POE消费量约91万吨,全部来自进口。2025年下半年,国内POE装置将迎来集中投产期。随着东方盛虹、鼎际得(603255.SH)、贝欧亿(二期)、东明石化等新产能陆续释放,长期被海外垄断的局面将被彻底打破,POE价格和供需关系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当前我国POE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产能扩张浪潮。据最新统计,国内拟在建POE项目总产能已突破600万吨/年,覆盖万华化学、卫星化学、浙石化、鼎际得等40余家企业。这一规模已远超当前全球总产能(约198.5万吨),也远高于2025年全球POE需求预测值(约120万吨),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严重产能过剩风险。

6
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EVOH)

      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EVOH)不仅表现出极好的加工性能,而且也对气体、气味、香料、溶剂等呈现出优异的阻断作用。由于同乙烯结合而具有热稳定性,含有EVOH阻隔层的多层容器完全可以重复利用。正是这些特点,在食品包装方面含有EVOH阻隔层的塑料容器能代替许多玻璃和金属容器。国内生产长期处于空白,而下游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随着我国食品包装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对EVOH树脂的需求量将较快增长。目前国内市场年需求量约3.2万吨,主要依赖进口。

7
环烯烃聚合物(COCs)

      环烯烃聚合物(COCs)是最近20年发明的一种新型聚烯烃材料,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可用于光学、汽车、高端包装等应用领域。2023年国内环烯烃聚合物进口量约2.6万吨,其中约1.6万吨用于光学镜头、导光板等光学零部件生产,占比61.5%;约1万吨用于预灌封注射器、药用容器及药品包装领域,占比38.5%。目前国产化产能有限,国内需求几乎依赖进口。

8
交联聚乙烯(XLPE)

      交联聚乙烯(XLPE)由聚乙烯(LDPE)树脂经过交联工艺生产而成,LDPE的长链支化结构使其易于发生交联并达到较高的交联度,成为高压XLPE电力电缆绝缘材料首选材料。常见的电缆绝缘料可用于电压等级为35千伏及以下的中低压电缆,而高等级电缆绝缘料可用于110千伏及以上的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电缆,适用于电网输电、海上风电、水电站等领域和一些大型工业工程。国内中石化燕山石化、万华化学、浙江万马已研制出110KV以下的绝缘料,部分单位已经试制出110KV绝缘料,但是试用风险过高,下游用户应用难度大,推广进程较慢。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力电缆绝缘材料总需求量将超过100万吨,其中66kV及以上高压、超高压电缆料需求量预计达25万吨,较2023年增长约10万吨。随着新能源发展、城市电网改造及海上风电建设加速,XLPE在高压电缆、海底电缆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我国虽是XLPE生产大国,但高压、超高压XLPE绝缘料仍依赖进口,年缺口超10万吨。国内企业在高等级XLPE生产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进口替代。

图文来源:中国化学科研总院、网络,高性能树脂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