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简讯 || 永太化学:扩建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10000吨!上市企业计划增产VC产能......

时间:2025-11-19 来源:小编 点击:

简讯 || 永太化学:扩建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10000吨!上市企业计划增产VC产能......➤永太化学:扩建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近日,乌海市生态

简讯 || 永太化学:扩建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10000吨!上市企业计划增产VC产能......

永太化学:扩建电解液添加剂项目!

      近日,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锂电添加剂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公示。

      内容信息显示,VC(碳酸亚乙烯酯)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新型有机成膜添加剂与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与防气胀功能,可以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基于锂电添加剂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决定选择在内蒙古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投资扩产建设年产5000吨锂电添加剂项目。

      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00吨VC以及联产15200吨氯化钙溶液的生产能力。

      据了解,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位于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19年10月,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生产,是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含氟医药化学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A股上市公司,是具有完善产品链、产能规模全球领先的氟苯精细化学品制造商。

富祥药业:VC产能将通过技改增加至10000吨/年

      1月14日,富祥药业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富祥药业表示,公司计划通过技改等措施将VC产品产能增加至10000吨/年,预计2026年二季度改造完成。公司VC和FEC产品的主要客户是天赐材料、新宙邦等。


      据介绍,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为电解液中使用量较大的添加剂。近年来,富祥药业凭借在医药行业的多年经验积淀以及质量管理优势,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布局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公司VC和FEC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领域。

      富祥药业透露,公司目前已具有8000吨/年VC产品产能和约4000吨/年FEC产品产能。后续将视市场需求及行业产能释放等情况,将VC产品和FEC产品产能增加至20000吨/年、5000吨/年。

      在合成生物微生物蛋白业务方面,富祥药业表示,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丝状真菌蛋白千吨级产业化的企业,且正在加速建设年产20万吨微生物蛋白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万吨微生物蛋白和5万吨氨基酸水溶肥的产品规模,产能规模居前。

VC 价格触底反弹 企业扩产缓解供需紧张

      上海钢联监测数据显示,电池级VC价格自2025年9月以来涨幅超过50%。而近日,VC价格更是出现“一天一个价”情况。11月14日,VC市场价格延续上行态势,场内主流商谈80000-130000元/吨承兑出厂,场内供应偏紧。而在11月7日,VC场内主流商谈仅56000-66000元/吨承兑出厂,场内供应偏紧。业内人士指出,当前 VC 需求强劲,叠加头部企业停产检修,挺价意愿强烈,短期价格或持续小幅上涨至明年 1 月。目前头部企业产能普遍满产满销,富祥药业、海科新源等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为缓解供需缺口,多家企业启动扩产:华盛锂电投资 9.5 亿元建设 6 万吨 VC 项目,建设期约 18 个月;永太科技现有 5000 吨 / 年产能,规划 2.5 万吨扩产项目;富祥药业已形成 8000 吨 / 年 VC 产能,另有合计 1.6 万吨产能项目在建,后续释放将结合市场需求与订单情况。技术方面,富祥药业正开发新工艺降本,永太科技等企业也在进行相关产品技术储备,但短期内新增产能难以快速填补缺口。

关于促进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

      2025 年 11 月 10 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联合山东亘元、华盛锂电、江苏瀚康、苏州华一、江西富祥、山东孚日、山东海科等 7 家锂电池电解液生产企业在江苏常熟召开座谈会,聚焦成膜添加剂行业发展困境与趋势并达成行业自律共识。成膜添加剂作为锂电池关键材料,我国企业自 2003 年起历经攻关实现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并领跑全球,伴随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 “中国新能源军团”。但当前行业受上下游挤压,叠加工艺创新滞后、供需失衡,恶性价格战愈演愈烈,以 VC 为例价格从 2021 年 30-40 万元 / 吨跌至 2025 年 4-5 万元 / 吨,企业普遍亏损,研发、质量及服务受影响,行业发展遇阻。为此,行业发出倡议:遵守价格法,基于成本与行业特性合理定价,保障可持续发展;完善内部治理,强化安全、环保与财务管理,防范风险;理性规划产能,推进产品差异化,平衡供需;加强企业间技术、市场等合作,实现共赢;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提升产品价值,共同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助力国家新能源产业升级。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CBIA网络、电池关键材料整理